?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 要聞
36歲“新冠”孕婦誕下雙胞胎:兩男嬰核酸陰性,產婦即將轉陰
發(fā)布日期: 2022-12-13 10:16:54 來源: 齊魯壹點APP

“所謂大醫(yī)、名醫(yī),不是因為先進的儀器,也不是因為特效的藥品,而是因為有一顆仁愛的心”。記者從煙臺市衛(wèi)健委獲悉,近日,煙臺市奇山醫(yī)院收治的36歲新冠病毒感染的孕婦李女士(化姓)經過剖宮產手術,順利誕下雙胞胎男嬰,母子平安。李女士的愛人用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詮釋著疫情之下的濃濃醫(yī)患情。 

三院專家精誠合作

以實際行動踐行責任擔當


(資料圖片)

11月30日,煙臺市奇山醫(yī)院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孕婦一名。省、市衛(wèi)健委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做好救治準備。

煙臺市煙臺山醫(yī)院產科趙明瑜專家團隊、煙臺毓璜頂醫(yī)院新生兒科吳艷秋專家團隊第一時間到達奇山醫(yī)院,進入隔離病房對孕婦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奇山醫(yī)院啟動應急預案,ICU專家團隊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對孕婦及胎兒進行持續(xù)生命體征等檢測,同時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

其間,李女士出現發(fā)熱,體溫37.5℃,宮縮加快,腹痛,胎心持續(xù)在每分鐘160-170次。專家緊急會診,考慮孕婦完全性前置胎盤、雙胎,第一胎生產時有大出血,現新冠病毒感染出現發(fā)熱、頻繁宮縮。經討論研判,立即進行剖宮產術。奇山醫(yī)院當即啟動剖宮產手術應急預案,手術室、血液、藥品等應急救治設備設施立即準備就緒。

12月2日下午2時,手術正式開始。煙臺山醫(yī)院產科團隊、毓璜頂醫(yī)院新生兒科團隊與奇山醫(yī)院專家團隊組成聯合團隊共同實施手術。術中空氣、氣溶膠擴散、血液污染、羊水噴濺等高風險因素都極易讓醫(yī)護人員感染到新冠病毒,但全體專家克服層層防護帶來的不便以及被感染的風險,沉著冷靜,麻醉、選著腹壁切口、切開子宮······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中。

在專家團隊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手術十分順利。下午5時4分,兩名男嬰順利降生,母子平安。

“臨時媽媽”緊急上崗

治愈疾病更溫暖了心靈

經檢測,兩名嬰兒的核酸為陰性。為避免感染,嬰兒和媽媽被安置到了不同的病房。來自煙臺毓璜頂醫(yī)院新生兒科的6位醫(yī)護人員成了兩名男嬰的“臨時媽媽”。

“由于34周早產,加之是雙胞胎,兩個孩子的情況還是比較復雜的?!睙熍_毓璜頂醫(y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yī)師吳艷秋介紹,兩個嬰兒出生時,體重僅有4斤多,屬于低出生體重兒,體溫也有些偏低,醫(yī)護人員及時給予相關處置。當時,老大一度出現呼吸急促,鼻翼煽動,通過無創(chuàng)輔助呼吸才得以保障呼吸暢通。

“臨時媽媽”緊急上崗,為兩個孩子保駕護航。

早產兒病情變化快,需要24小時監(jiān)護,精細化管理。毓璜頂醫(yī)院新生兒科護士長李士娜帶領四名護士輪流看護新生兒,每6小時進行輪班。針對嬰兒的各種情況,進行嚴密交班,每項流程、每個動作、每次檢查,她們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并細心記錄下嬰兒點點滴滴的變化與成長。喂奶,換尿布,換洗衣服,擦洗身體,這些本應由母親完成的事情,如今都由這6名緊急上崗的“臨時媽媽”來完成。

第一天,老大沒有吃奶,老二也僅吃了5毫升,只能通過補液等方式補充營養(yǎng)。到第三天兩個孩子吃奶量就達到了正常值,可以保證自身生長發(fā)育。此外,醫(yī)護人員還每天為他們進行大小便稱重,計算24小時出入量。針對兩個孩子胃腸功能弱的情況,還分別給予兩個孩子灌腸處理。吳艷秋副主任醫(yī)師從新生兒出生后就一直未離開病房,直到新生兒病情平穩(wěn),達到全腸內喂養(yǎng)。

為做好防護工作,醫(yī)護人員必須全副武裝地進行治療、護理以及照顧嬰兒。抽血、輸液······這些平時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之后,難度大大增加。

厚厚的防護服,她們一穿就是6個小時,其間無法喝水,也無法進食。每次離開隔離病房,她們身上都被汗水浸透,臉上也被護目鏡、口罩留下深深的印記。

12月10日,兩名男嬰結束隔離轉至毓璜頂醫(yī)院繼續(xù)接受監(jiān)護。與此同時,產婦的狀況也十分良好,CT值持續(xù)上升,即將轉陰。三院專家團隊全力以赴,精誠合作,保證了母子平安,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責任與擔當,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安心答卷。

(原標題:《三家醫(yī)院協作,煙臺36歲“新冠”孕婦順利誕下雙胞胎男嬰》)

關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