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 要聞
天天新動態(tài):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浻屡屎教炜萍几叻宓那嗄耆瞬湃后w
發(fā)布日期: 2023-02-04 06:42:22 來源: 經濟日報

2022年10月16日,正在緊張備戰(zhàn)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fā)射任務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在飛控大廳、軌道機房里學習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當聽到“基礎研究和原始創(chuàng)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xiàn)突破,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wèi)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y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時,大家熱烈鼓掌、心潮澎湃。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關鍵崗位全部由“80后”“90后”青年科技人員擔綱,平均年齡不到35歲。在托舉神舟、領航嫦娥、牽引“玉兔”、遙控“祝融”的逐夢征途上,他們以九天攬月的雄心壯志和精測妙控的過硬本領,連奪22次“國字號”重大航天任務全勝,操控航天器創(chuàng)造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小行星近距離成像等中國奇跡。


(資料圖片)

“我是北京”支撐“感覺良好”

2022年11月29日23時09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騰空而起,直刺蒼穹。

此時,在17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里緊張忙碌。

“我是北京!”坐在飛控大廳調度臺前的調度團隊成員高健,發(fā)出一道道堅定而洪亮的指令。在他的調度指揮下,各系統(tǒng)各崗位通力協(xié)作,約7小時后,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經過多次自主變軌,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飛控大廳再次響起熱烈掌聲。

“一句要練千遍,千遍只為一句?!沂潜本肿秩缟?,我的身后是整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中國航天,責任重大,不敢有半點馬虎懈怠?!边@是高健對這個崗位的深刻理解。

181天,神舟十三號乘組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員在軌時長新紀錄。在這背后,離不開高級工程師胡國林所在的航天器運控及長管團隊的日夜陪伴和悉心保障。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航天員長時間駐留、空間站多目標協(xié)同、任務關鍵節(jié)點多和重要控制難,對飛控系統(tǒng)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應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并行管理空間站組合體、“玉兔”號和“祝融”號巡視器等多個航天器,時刻監(jiān)視航天器和航天員的實時狀態(tài):當遇到碎片碰撞的風險時,他們需要改變組合體的軌道高度實施規(guī)避;當航天員要實施艙外行走、太空授課等重要任務時,他們需要提前細致核對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

隨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穩(wěn)穩(wěn)降落在東風著陸場,已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安全返回闊別已久的祖國大地,胡國林和團隊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任務。

如今,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進駐空間站2個多月,各項在軌任務順利推進。在嚴密緊張的工作外,胡國林和團隊每天還會把電視新聞直播畫面實時推送到空間站上,讓航天員即使身處太空,也能及時了解地面發(fā)生的新鮮事。任務間隙時,航天員也能通過在軌撥號給地面打電話,與家人暖心交流,跟他們嘮嘮家常。

“在我們眼里,正確率達到99%不行,必須做到100%。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圈都是第一圈,每條都是第一條,大家時刻保持著最佳狀態(tài)和飽滿熱情,每當聽到‘北京,我是神舟十四號’,我們就第一時間用‘我是北京’回應航天員的需求?!焙鷩终f。

飛天之路,危機四伏。他們時刻面臨著驚心動魄的考驗。

“艙壓異常!艙壓異常!”2021年12月5日18時22分,長管廳突然傳來故障告警聲。

胡國林第一時間帶領值班班組,與其他系統(tǒng)一邊迅速開展故障排查,一邊呼叫航天員確認身體狀況和設備狀態(tài)。經過半小時的天地協(xié)同排查,故障定位為核心艙某設備受太空環(huán)境影響引起的虛警。

盡管虛驚一場,但是空間站運控各分系統(tǒng)都能迅疾啟動應急協(xié)同機制,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充分驗證了分布式運控體系的可靠性。正如航天員王亞平所說:“有他們隨時在、一直在、永遠在,我們在天上才能‘感覺良好’?!?/p>

任務中,中心核心艙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達飛和同事的工位面前,總是放著一堆比字典還厚的A4紙。仔細翻看,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交談得知,這些都是打印出來的部分關鍵預案和目錄,而更多的預案都存儲在他們的腦子里。

“我們一邊看飛行狀態(tài)一邊撕預案。在它成功入軌后,每個崗位都扔出來很多嶄新的文件。有人可能覺得浪費,但這恰好說明航天器沒有故障,整個飛控任務一切順利。隨著預案越撕越薄,我們離成功也越來越近?!崩钸_飛說。

每一次突破都在加速

月面采樣是航天界公認的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48小時內,航天器不僅要完成一系列規(guī)定動作,還要定時定點實施月面起飛,每個動作,都需要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連線互動,時間緊、任務重、風險大。

航天器在浩瀚太空中的每一次機動變軌、每一次姿態(tài)調整,在地外星體上的每一個動作、攜帶儀器的每一次操作,都是通過遙控發(fā)令崗位發(fā)送控制指令來完成。

十年前,于天一在崗位上給300多公里外的神舟十號發(fā)出指令,指令僅用1秒鐘就能送達到位。如今,他已是深空探測任務團隊副指揮,帶領更多的青年完成更為復雜的飛控任務。

截至目前,中國火星車已在火星平安工作一年多,設計壽命3個月的“玉兔二號”也在不斷刷新著月背探測的人類歷史新紀錄。

每一次追趕都在突破,每一次突破都在加速。如今,中國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中國人獨立建造、自主運營的太空家園已從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

航天器太空交會對接是世界航天領域內公認的最復雜、最難攻關的技術之一,其中徑向交會對接的難度更大。

2021年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標志著首次徑向交會對接圓滿成功?!罢麄€對接過程是高動態(tài)的,神舟十三號飛船飛到空間站下方后,由于軌道不同,兩個航天器保持對接所需要的相對位置和姿態(tài)是很難的?!陛d人飛船任務型號團隊指揮喬宗濤介紹,“我們需要精準控制飛船逐漸調整位置、速度和姿態(tài),在安全的空間走廊內逐步與空間站完成對接?!?/p>

為此,喬宗濤帶領團隊積累了數(shù)萬個組合體軌道及姿態(tài)的仿真數(shù)據(jù),進行了上百次的聯(lián)調聯(lián)試驗證,設計了約2500個故障預案,攻克空間站組合體遮擋太陽能帆板、持續(xù)控制飛船大幅度的姿態(tài)調整和軌道維持、測控條件變差、地面狀態(tài)監(jiān)測和應急處置難度增大等諸多難關。

400米、200米、19米……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緩緩向天宮空間站平移靠攏,伴隨著“對接鎖緊完成”的口令,廣袤太空中,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組合為一體。

十年間,朝霞為鄰,晚星作伴,一行行代碼仿佛有了生命,訴說著中國空間站從“一”字構型到“L”字構型、“T”字構型的變遷,也生動記錄下這群年輕人在建設航天強國征程上奮斗的青春。

精心護航“穩(wěn)穩(wěn)的成功”

2021年5月,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fā)射經歷了中國航天史上首次“三次加注、兩次泄回推進劑”的非??简?。

5月20日,當聽到第二次推遲發(fā)射的消息時,已經連續(xù)數(shù)日沒合眼的總體主任設計師姜萍一下懵了,原本滿滿的期待,瞬間變成了又一場兩地同步與時間賽跑的艱難鏖戰(zhàn):文昌,參試各方緊鑼密鼓排除火箭技術故障;北京,姜萍帶領團隊爭分奪秒為天舟重新構建飛控方案。

他們接連5日不眠不休,將此前數(shù)月準備的方案重新梳理設計,拿出了第三份成熟可靠的方案,并連夜開展相關聯(lián)調驗證,為5月29日實施發(fā)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他們的精心護航下,天舟二號任務后續(xù)飛控節(jié)點均是“穩(wěn)穩(wěn)的成功”。其中,他們還充分利用飛船推進劑余量,成功實施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2小時的快速交會對接試驗。該項技術較此前天舟二號首次交會對接用時縮短了75%,后續(xù)運用將大大縮短航天員在密閉空間滯留的時間。

未來,全面建成并運營中國空間站、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火星采樣返回探測、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即便天路遙遠,這群年輕人始終夢想在心間,擔當勇向前,探索太空的腳步也將邁得更穩(wěn)更遠。 (經濟日報記者 姜天驕)

關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