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 要聞
短訊!“小明”來了,街坊們不走了
發(fā)布日期: 2023-05-07 10:38:55 來源: 北京青年報官網(wǎng)

原標題:“小明”來了,街坊們不走了

我叫馮曉光,是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的一名速裁法官。

這幾年,我把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了串胡同、走小巷的巡回審判和普法中,背著國徽、騎著電動車成了我的工作常態(tài),大家親切地叫我“背包法官”。


(資料圖)

我,想讓為民解紛的速度和我的車輪一樣快,把司法公正傳遞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街坊們聽說法官來了,常會帶著問題前來圍觀。我們會在辦案之余給大家一一解答。

剛開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普法效果并不好。從大家那茫然的眼神中,我意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法言法語,在普通群眾那里,是復雜深奧的,甚至是晦澀難懂的。想要把普法做到群眾的心坎里,并不簡單。

一天,轄區(qū)東四司法所所長王永恒打來電話:“馮法官,我們誠邀您來開展一場民法典普法講座?!蔽艺f:“沒問題呀。”他接著說:“我們組織居民積極參加,但是有一點,我講在前面——街坊們要是不想聽,可是會用腳投票的,誰要中途退場,我可攔不住,請您務必擔待!”

我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給街坊們講法律,到底應該怎么講,才能讓大家聽進去、不離場呢?

小時候,我酷愛聽評書,總會蹲在收音機旁,聚精會神地聽,場場不落。每到高潮之處的戛然而止,吊足人的胃口,讓人欲罷不能,總想著聽下一集。我何不借鑒評書的講法,把民法典法條變成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件,再用一條主線把它們串起來,改編成高潮迭起的普法故事呢?

為了能夠留住街坊們,我開始了我的創(chuàng)作。

利用兩天的加班時間,我的普法小說《小明的糟心事兒》誕生了。結合民法典最受關注的內容,我挑出具有典型意義的網(wǎng)絡打賞案、民間借貸案、遺囑繼承案、撤銷贈與案、離婚案等,將這些真實案件的主人公統(tǒng)統(tǒng)變成“小明”。

起承轉合間,“小明”在平凡的生活中與民法典各種不期而遇,各種尷尬巧合,莫名戳中笑點。一個倒霉的小人物形象,頓時鮮活起來。

講述時,為了達到吸引街坊們關注和學習民法典的目的,每每講到高潮處,我也戛然而止,把小明故事背后的法律問題拋給大家,讓大家也做一回法官,一起翻翻民法典,幫小明評評理。現(xiàn)場第一個答對的人,獲贈一本民法典。

街坊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一幕幕有關情理法的辯論賽輪番上演,支持小明和反對小明的人,都參與其中。等到他們吵得不可開交、都期待著法官揭曉答案時,我就適時登場,娓娓道來,給大家講透民法典對應的法條,以及法條背后的法理與情理。

一場故事講下來,很多人都從小明的經歷中找到了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他們不僅學到了民法典中的具體規(guī)定,而且理解透徹、印象深刻。

活動結束了,很多街坊還不愿離去,圍著我交流自己身邊形形色色的法律問題。

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這樣的互動普法是大家需要的,很解渴。

這場活動剛結束,第二個普法邀請又來了。這次是來自區(qū)工商聯(lián),他們希望我給企業(yè)家們講一講民法典。

手頭還有一大堆案件等著處理,臨時編個新小說又來不及,我有點著急。給企業(yè)家們還講《小明的糟心事兒》嗎?我覺得他們肯定不愛聽,怎么辦?

我靈機一動,讓小明搖身一變,成了一位民營企業(yè)家,選出企業(yè)家可能遇到的、可能關注的糾紛類型,將題目換成了《民法典與財富管理》。

還是以講評書的路子,一樣引起了企業(yè)家們的共情。他們放下手機,聽得很認真。在與我的互動中,不少企業(yè)家表示,沒想到在經濟交往和社會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坑,無論是家庭財產關系,還是財富傳承問題,隨便一個坑,哪個處理不好,都可能讓辛勤經營的心血付諸東流。他們還說,民法典不愧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沒想到法官這么會講故事,這樣的普法課百聽不厭,有機會還想再聽。

常常走街串巷,和街坊們打成一片,也讓我這個法官得到了成長與歷練。我學會了如何用街坊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案件背后的法律和道理,也學會了用群眾視角來看待矛盾、化解糾紛。讓他們不用到法院打官司就解決了問題,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作為法官,我希望街坊們遇上的煩心事越少越好,真遇上了,也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我想,這可能就是普法的意義。街坊們喜歡“小明”,說明他們感受到了法律的用處,也感受到了我們積極開動腦筋、專程為大家而來的用心。街坊們沒有走,并且給我以熱情反饋,讓我堅信,只要我們和群眾在一個頻道上對話,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我們一定會留下更多群眾。

(作者系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法官)(馮曉光)

(人民法院報)

關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