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xué)院 滾動
風(fēng)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nèi) 要聞
“長安街夜騎”火爆的背后:北京自行車回潮
發(fā)布日期: 2023-08-21 20:31:15 來源: 騰訊網(wǎng)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fēng)靡一時的“自行車王國”騎行熱潮,又回來了。

晚上8點,長安街北側(cè)天安門城樓前,上百輛自行車浩浩蕩蕩通過。相比白天,入夜后的長安街一路華燈,共享單車、公路車、便攜折疊車交錯騎行。

在夜騎的人群中,有鍛煉身體的騎行愛好者,有外地游客,有通勤族,他們一邊吹著晚風(fēng)騎行,一邊欣賞著長安街兩側(cè)瑰麗的建筑……


(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北京騎行環(huán)境逐步改善,加上人們對健康休閑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于是路況達標又風(fēng)景獨好的長安街一線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騎行首選。騎行長安街的大軍也因此逐漸壯大起來。

01 長安街騎行大軍

有兩大追求:觀光和快感

夜晚的長安街,微風(fēng)拂面,清爽愜意。從建國門內(nèi)大街到東、西長安街,便是全北京最筆直的騎行道。最繁忙的時候,這條街上的自行車比汽車還要多。

隨著車輪轉(zhuǎn)動,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新華門依次路過……騎行一路,就能體驗到滿滿的首都風(fēng)韻。

在浩浩蕩蕩的騎行隊伍中,有外地游客,有通勤族,也有騎行愛好者。他們的身份也很好辨識,騎著共享單車,晃晃悠悠、不緊不慢前行著的一般是游客或通勤族;而戴著頭盔、穿著緊身騎行服、騎著專業(yè)的山地車或公路車呼嘯而過的則大多是騎行愛好者。

兩撥騎行者的目的也有明顯的不同,共享單車騎行者主打“觀光”,公路車騎行者主要追求“速度”。

長安街上的騎行大軍

在浙江讀大二的恩琪和閨蜜張楠在首次的北京之旅中便選擇了夜騎長安街。

和很多人一樣,來京之前,恩琪和張楠對北京的印象是天安門、CBD、北京烤鴨……騎行長安街并沒有在她們的旅行計劃中。

直到一個北京朋友強烈安利她們一定要體驗一次長安街夜騎,兩人才開始在社交平臺上翻看帖子、研究攻略。而在看到別人分享的長安街街景照和騎行視頻后,她們對夜騎長安街的興趣也被徹底激發(fā)。

騎行大軍

“長安街真的好長,看到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后,真的特別激動。這些景象之前都只是在書上或視頻里才能看到。真實出現(xiàn)在眼前時,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倍麋髡f。

如今,在社交媒體上,搜索“長安街夜騎”,話題有超過1500萬的瀏覽量。很多年輕人分享了他們在長安街上騎行的獨特感受,而且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他們對北京的熱愛。長安街騎行也成了游客游覽天安門最便捷、快速的方式。

騎行游覽天安門,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新選擇

還有一些游客為了跟天安門合影,會臨時將車停在自行車道邊,用不到3秒鐘的時間迅速來一張自拍后,再蹬上車離開。

騎行者經(jīng)過天安門時,拍照留念

02 長安街的騎行人潮

日漸壯大

除了游客,長安街“騎行大軍”中更多的是北京的年輕“騎友”。

年輕的騎友

疫情期間,因為通勤原因,邱子豪接觸并愛上了騎行,后來他也成了“夜刷”長安街的???。“古老而現(xiàn)代的長安街貫穿了明清兩代、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再到新世紀,整個長安街就是一條中國發(fā)展的時間線,你在這里面能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的建筑,心里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邱子豪說。

騎行的優(yōu)勢多多,但在大多數(shù)騎行愛好者的心中,鍛煉身體才是主要目的。

長安街上的騎行者

32歲的霍家強騎行已近12年。熱愛運動的他,為了鍛煉身體,大一就加入了學(xué)校的騎行社團。

當年的暑假,他報名了社團每年一次的“遠征”活動,從福建廈門騎行到深圳再騎到海南三亞。途中,他和騎行小隊體驗了在暴雨中修車胎,遇到了好心的派出所所長,也受到了騎行社往屆社友的款待……28天的騎行經(jīng)歷讓家強更加確定自己深愛騎行運動。于是,在大二學(xué)期一開始,他就給自己買了人生第一輛山地自行車。

如今的家強已經(jīng)工作了8年,除了通勤騎車外,他也會參加各種騎行比賽,但他表示,自己最為“休閑”的時刻還是莫過于夜騎長安街。

家強說,因為白天天氣炎熱、車多人多,繁忙的工作也讓他沒心情騎車,所以他一般會選擇下班后約上幾個好友,一起“刷”長安街。

“我一直都認為一個人可以騎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騎得很遠。晚上的空氣比較涼爽,夜景也十分漂亮,長安街路寬車少人少,每次夜騎我都非常享受。北京的生活壓力很大,但是我依舊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奔覐娬f。

路燈下的長安街

隨著騎行的時間越來越長,家強感受到北京這座城市整體騎行環(huán)境都在變好,很多路都加了自行車道、自行車優(yōu)先標識、自行車的左轉(zhuǎn)右轉(zhuǎn)道。雖然北京的自行車“系統(tǒng)”還在建設(shè)中,但家強明顯能感覺到,不好騎的路少了。

和家強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徐元迪。

今年29歲的徐元迪接觸騎行的時間已有4年。在北京讀研究生期間,他受一位特別喜歡騎行的同門師兄影響,借著減肥的機會,買了一輛與師兄同款的自行車,開啟了自己的“自行車之旅”。

徐元迪和朋友的公路車

提車當晚,徐元迪就和朋友一起去長安街騎了一圈,“當時長安街上還沒有太多騎行的人,但是近兩年越來越多?!?/p>

徐元迪表示,如果不是天氣原因的話,每周的一三五,他都會到長安街騎行。他很享受“速度”帶來的快感,因為相比于其他道路,長安街路寬車少且平坦,可以騎得稍微快一些。

“雖然有很多游客騎著單車,但是對我們并沒有什么影響,基本幾秒鐘就甩后面了,在這里騎行非常的舒服,而且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騎的可以更快,感受也會更爽。”徐元迪說。

徐元迪說,當看到一路沿途的風(fēng)景和繁華的北京,他就很想永遠留在這座城市里,他希望為此而更努力地奮斗,更積極地面對工作和生活。

徐元迪在長安街上騎行

和徐元迪相同,子豪也是在買完車后當天晚上就去了長安街。

2020年,子豪大學(xué)畢業(yè)來到北京工作。從小就喜歡騎行的他,為了節(jié)省通勤支出,把陪伴自己成長的那輛山地自行車從老家運來了北京。

后來,由于經(jīng)常在長安街騎行,又想追求速度,他決定換一輛公路車?!疤彳嚨哪莻€夜晚,我從東單出發(fā)騎行到復(fù)興門,感覺自己快‘飛’起來了?!弊雍勒f。

那天晚上,子豪在頭上戴了一個皮卡丘的耳朵,吸引了很多騎友的目光。子豪還因此結(jié)識了幾位騎友,第二天和他們一起約著去了北京戒臺寺騎行,大家在山坡上也看到了以前沒有看到的“風(fēng)景”。

在騎行中,子豪和騎友們一起創(chuàng)建了一個騎行俱樂部——鴿子窩騎行Club,如今這個組織的線上微信群已有6個,每個群都有500人,“馬上要建第7個群了。”

等紅綠燈的騎行者們

03 他們是北京騎行

回潮的見證者

長安街上浩浩蕩蕩的騎行大軍,也是北京騎行回潮的見證。

上世紀80年代,自行車是中國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1995年,北京市的自行車就有了831萬多輛,居全國各城市之首,每天的上下班,長安街上的騎行大軍頗為壯觀。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私家車保有量上升,汽車逐漸取代自行車成為大眾主流出行方式。

平坦寬敞的長安街和浩浩蕩蕩的騎行大軍

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設(shè)計研究院交通規(guī)劃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蓋春英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上世紀90年代后,機動車大量增加,騎行人群面臨著路權(quán)、安全、規(guī)范和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2016年,北京市經(jīng)過多年摸索,提出了“綠色優(yōu)先、公交優(yōu)先、慢行優(yōu)先”的城市交通發(fā)展思路,將保障綠色出行、公交出行的需求放在了首位。

北京第一條自行車道于2019年5月啟用。這條長達6.5公里的路線連接的回龍觀是昌平北部人口密集的社區(qū),而上地則是眾多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這條車道還被稱為“自行車高速公路”,因為與開車相比,騎自行車的人在這條車道上往返兩地,能減少32%的時間。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

如今,這一交通理念在城市慢行系統(tǒng)建設(shè)中逐漸滲透,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騎行的便利。于是,既能滿足上班族通勤需求,又能滿足戶外放風(fēng)渴望的自行車運動變得越來越大眾。曾經(jīng)風(fēng)靡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車王國”騎行熱潮,又回來了。

北京市交通委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十三五”收官,北京市已建成了3200公里自行車道,2021年北京市共享單車年騎行量達9.5億人次,單日最高騎行量突破471萬人次。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市慢行系統(tǒng)規(guī)劃(2020年-2035年)》明確提出,到2035年,北京將建成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騎行成為首都市民新風(fēng)尚。

長安街路面的自行車道標識

當然,在騎行風(fēng)潮逐漸盛行的背后,北京的騎行環(huán)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蓋春英告訴北青報記者,在北京規(guī)劃院牽頭研究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標準《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huán)境規(guī)劃設(shè)計標準》中,就提出了街道空間功能的分配原則是“步行和自行車優(yōu)先”,街道空間應(yīng)按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小汽車的優(yōu)先順序分配路權(quán)?!俺雠_意見、頒布條例,通過制度來為步自友好城市的建設(shè)保駕護航,是北京的重要經(jīng)驗。

蓋春英認為,北京自行車友好城市規(guī)劃建設(shè),從以前的“有而好”,到現(xiàn)在的“優(yōu)而好”,未來要達到想騎、悅騎的“友而好”的更高目標。

長安街上的自行車道

而交通環(huán)境的改善,不僅讓騎行大軍日漸壯大,也給騎行的人們帶來“收獲”。

因為騎行,讓邱子豪對北京的感情發(fā)生了變化。以前的他總認為北京“生活壓力大”“消費高”“節(jié)奏快”……但現(xiàn)在他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也擁有很多慢節(jié)奏、低消費的生活方式。邱子豪說:“1000個人有1000種不同的活法,你要自己去感受、去體驗,你實際看到的才是對的?!?/p>

徐元迪和家強除了在騎行過程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便利之外,也都通過騎行越發(fā)全面地了解了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和氣質(zhì)。他們還因為騎行有機會認識了更多的北京人,在跟他們的日常交流中,家強覺得自己真正走近北京,融入了北京。

一名夜騎愛好者駛過西單地鐵站口

文并攝 | 北京青年報記者 朱健勇 實習(xí)生 陳金庫 (部分照片為受訪者供圖、網(wǎng)絡(luò)截圖)

統(tǒng)籌 | 林艷 張彬

關(guān)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