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nèi) 要聞
狗咬人不是新聞 別讓老百姓對公權力心生懷疑
發(fā)布日期: 2021-11-22 09:08:54 來源: 北京商報

近日,一檔民生節(jié)目主持人動態(tài)#小莉哭了#登上熱搜,該媒體連發(fā)9期節(jié)目,參與調(diào)解,可雙方僵持不下,沒能化解矛盾,小莉因此捂臉痛哭。

事情原委很簡單,河南安陽一年近80歲的老人在小區(qū)遛彎時,被兩只大型犬咬傷。面對監(jiān)控證據(jù)等鐵一般的事實,當時明明在場的狗主人卻矢口否認,不僅拒絕道歉,還始終避而不見。

眾目睽睽,鐵證如山。主人耍賴,部門推諉。狗咬人最引發(fā)眾怒的是,狗仗人勢,人仗權勢。

一件看似不大的小事,要不是輿論不依不饒小事化大,恐怕哭死小莉也解決不了。

學新聞的人常常被“狗咬人”的新聞代入。老師會告訴學生,狗咬人不是新聞。養(yǎng)犬傷人,道歉賠償認罰。

而整件事暴露出基層一個尷尬的現(xiàn)實:天經(jīng)地義之事,于王某稍有權力的人看來,成了冒犯;于相關辦事部門而言,成了麻煩。

小事化大。問題的最終解決得益于媒體的曝光,主持人小莉哭上熱搜引起公憤,解決矛盾的通道疑似被權力堵截,于是引起圍觀者的共鳴,激起網(wǎng)友樸素的正義感。

輿論壓力之下,挖出涉事狗主人王某為公職人員,此后被暫停公職,并向受害人道歉。表面看結果大快人心,但細思極恐,不可復制。

媒體曝光看上去高效,卻成本極高。若事事如此,才能持久地保障更多的人,恐怕再多的小莉,再多的社會資源都無以為繼。

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基層矛盾,過于特殊,既不能作為鼓勵的對象,也不能視為處理糾紛、調(diào)解矛盾的常規(guī)途徑。長此以往,基層公信力政府部門公信力會越來越差,而社會治理成本會越來越高。

尋求社會治理的良性軌道,應以法為大,以法為先。媒體監(jiān)督不可或缺,但媒體不能代替法律的審判,媒體曝光并非解決問題的最終途徑,更不是根治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

和狗咬人事件一樣,很多問題被逼到輿論場,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這些自身權益和尊嚴受到傷害的個體,出于種種原因,投訴無門,解決不力。

無論是基層政府推諉“打太極”,還是法律訴訟維權成本高“打不起”,都容易讓老百姓對公權力心生懷疑,對法律維權打退堂鼓,轉而對媒體曝光產(chǎn)生過度依賴。

遇上問題,依法辦事,照章執(zhí)行。這才是全社會對法治的普遍信仰。而破除法治路上的攔路虎,可能不在于驚天動地的大作為,恰恰就藏在狗咬人里的細枝末節(jié)。

小莉幫的忙,不是告訴大家有事兒就鬧。而是給基層治理的一次鞭打,執(zhí)法主動作為,維權降本增效,有事兒才能既不必哭又不必鬧。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