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 要聞
連云港灌云縣:4k高清 市民影院里過戲癮
發(fā)布日期: 2023-08-09 11:46:05 來源: 央廣網

“聽說小時候最愛看的‘小戲’《皮秀英四告》被搬上熒幕,又在家鄉(xiāng)放映,我?guī)е鴮O子專程從南京回來,一連看了3場?!比涨埃K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伊山鎮(zhèn)市民、年逾六旬的王奶奶開心地說:“我和幾個戲迷將近40年沒聽到這么純正的淮海戲‘拉魂腔’了,晚上看電影,白天還在小公園里和當年的票友們交流,過足了戲癮?!?/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淮海戲電影《皮秀英四告》海報(通訊員供圖)

7月25日下午,由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淮海劇團聯(lián)合出品的淮海戲首部戲曲電影《皮秀英四告》在灌云縣影劇院首映,隨后又連映多日,這道夏日里的文化大餐受到當地戲迷尤其是中老年票友的歡迎。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和經驗智慧,是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的重要資源,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無價瑰寶,更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具代表性、最精華的篇章。

地處黃海之濱的灌云,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非遺”項目眾多、風格獨特的城市。在灌云的廣大農村地區(q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項目——淮海戲更是長期扎根于廣大城鄉(xiāng)人民群眾中。作為發(fā)源地之一,淮海戲在灌云不但能適應舞臺演出,也能在街頭、鄉(xiāng)村“擺地攤”,因此受到灌云人民多年的喜愛。上世紀80年代起,灌云淮海劇團年年送戲下鄉(xiāng),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到各鎮(zhèn)街、村社。

淮海戲源自灌云、沭陽一帶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早期是沿門說唱的“門頭詞”,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后,藝人自由結班發(fā)展成為打地攤演出的“小戲”(當地稱京劇為“大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春蛞蛄餍杏诨春5貐^(qū),曾稱“淮海小戲”,1955年正式定名為淮海戲。劇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從京劇、徽劇、僮子戲、工鼓鑼、小唱本移植改編,有了極大的豐富,號稱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單出”。

淮海戲唱進敬老院(通訊員供圖)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戲最為活躍和輝煌的時期,自90年代開始,由于電視網絡等現代傳媒的普及,民眾對淮海戲的興趣也逐漸淡泊,尤其在年輕人中少有聽眾。聽眾越來越少,年老的藝人難以繼續(xù)演唱,年輕藝人紛紛改行,出現后繼乏人的情況。目前,淮海戲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淮海戲傳統(tǒng)劇目有《樊梨花點兵》《皮秀英四告》《羅鞋記》《金刀記》《催租》《罵雞》等。先后編演的現代戲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頭》《春回糧倉》《十里香》《生死怨》等。

作為淮海戲傳統(tǒng)經典劇目之一,《皮秀英四告》主要講述了退任閣老黃彥忠嫌貧愛富、強迫未婚女婿李賢貴退婚,其女黃桂英卻對賢貴情真意誠、私約贈銀相助的故事。

作為淮海戲的專業(yè)藝術院團,江蘇省淮海劇團肩負著該劇種的傳承與發(fā)展重任。為切實推動地方劇種“走出去”,該片不但集結了上?!鞍子裉m”戲劇主角獎獲得者吳玲、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魏佳寧,以及張居國、孟善榮、祁樹榮、熊化冰、徐建軍等多位知名淮海戲名家,而且運用了目前最先進的4K高清數字拍攝技術,在畫面上既保留傳統(tǒng)戲劇特色特點,又積極融入新的科技和現代理念,讓電影和戲曲藝術實現了完美融合,有助于吸引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傳統(tǒng)戲曲的關注和熱愛。

戲迷票友走進影院爭睹“非遺”經典風采(通訊員供圖)

灌云縣文化館負責人介紹,“在灌云,淮海戲一直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電影版’不僅彌補了我們淮海戲的歷史空白,也圓了我們幾代淮海戲人的夢想,更讓發(fā)源地群眾過足了戲癮。”(夏興儉 黃常州)

關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